卷軸滾輪bar

七、劇團禁忌

  民間藝人大多信守梨園之禁忌與規矩,但因時代轉變,亦有少數禁忌與規矩為不瞭解劇團習俗的觀眾所打破;但劇團與演員間,大致仍維繫這些習俗。就劇團內部而言,禁忌與規矩仍然具有極重要的功能,早期傳統戲曲的從業人員將這些禁忌當作生活習慣的一部分,嚴禁觸犯。
  禁忌是指絕對禁止的行為。臺灣劇團的禁忌大致可分成不可說、不可食及不可做三類:

(一)不可說的禁忌

  • 不可說「蛇」
  因為戲班四處奔波演戲,時常住在荒郊野外,荒野對人有傷害的動物以蛇最為常見,因為害怕說「蛇」字而蛇就出現,所以不敢說。另外有一種說法是當年戲神曾為巨蛇所困,連戲神都怕蛇,所以不能說。尚有一種說法是,演出當天若見到蛇,或者有人說出「蛇」字,一定會有打架鬧事或是道具、樂器損壞的事情發生,因此藝人之間禁止說出「蛇」字,而改稱為「溜」。
  • 不可說「狗」
  傳說西秦王爺因唱戲幾乎倒嗓(失聲),某次聽到狗的吠聲,因而體驗出一種新的發聲方法。因為這個緣故,藝人於是將狗塑造成人形,加以供奉,並尊為「將軍爺」。另外一說,據稱金雞、玉犬均為田都元帥的朋友,田都元帥得道之後,雞犬亦隨之成為陪祀神明,藝人為表敬意,將狗將軍改稱「細毛」。
  • 不可說「豬肺」
  「豬肺」在臺語中諧音「豬戲」,若說豬肺,猶如演出之戲為豬戲,而演員本身就會變成豬,因此不可說「豬肺」。

(二)不可食的禁忌

  • 不可食用螃蟹
  傳說田都元帥原為棄嬰,被丟棄在田埂旁邊,幸虧螃蟹濡沫餵養,戲班為感念螃蟹對祖師爺的救命之恩,禁止食用螃蟹。其實螃蟹是海鮮類食物,若不清潔或不新鮮,食用後很容易產生不良反應。
  • 不可食用豬舌
  因豬舌大,擔心食用後導致大舌頭(口吃),會對演出造成負面影響。
  • 演出時藝人不接受請主邀宴
  對藝人而言,聲音的保養極為重要,燥熱或辛辣食物均須避免,若於演出前接受宴請,菜餚當中可能會有不利於嗓子的食物出現,又不方便拒食,因此不接受宴請。

(三)不可做的禁忌

  • 不可帶狗上戲臺
  因狗會爭鬥,有象徵演員不和之意;且狗有可能破壞戲班道具或戲服。
  • 不可帶鮮花上戲臺
  因「花」字臺語為混亂之意,有影響戲劇順利演出的顧慮。
  • 不可踢倒鼓架
  因散鼓的臺語諧音是(散股),表示劇團將解散。而且鼓是劇團最重要的樂器之一,因此對它尤為愛惜。
  • 沒演出不可擊鼓
  傳說沒演出而擊鼓,將對劇團不利;亦是不希望閒雜人等亂動樂器之意。
  • 不可踢戲箱
  踢戲箱表示戲班將解散,戲箱中所置均為劇團的家當,亂踢亦表示對此一行業之輕視。
  • 不可躺在戲箱上
  如躺在戲箱上,臺語諧音是「倒籠」,意謂劇團將倒閉。躺在戲箱上亦為不尊敬之表現。
  • 女性不得坐在放置頭盔之戲箱上
  民間認為女性「不潔」,若女性坐在放置頭盔的戲箱上,將使劇團遭到楣運。
  • 頭手鼓座椅不可隨便坐
  頭鼓手是後場指揮,為表示對樂團指揮之尊重,其座位不可擅坐。
  • 單皮鼓的禁忌
  單皮鼓未敲打之前,其他樂器不得演奏,也是表示對樂團指揮之尊重。
  • 演出關公戲之前,必須先祭拜戲神
  演出前,飾演關公的演員要先向戲神稟告,以免關公之神靈附身。
  • 演出不得任意使用青龍偃月刀
  青龍偃月刀為關公的專屬兵器,一般戲碼和其他腳色,不可隨便使用。
  • 戴加冠面具者不得講話
  因演員戴加冠面具代表神明,所以戴加冠面具者不能講話。
  • 不可玩道具娃娃
  劇團將道具娃娃尊為「太子爺」,具神聖性,不得任意玩弄。
  • 不可在劇團裡吹口哨
  供奉西秦王爺的劇團有此禁忌,因吹口哨有如召喚狗,對將軍爺不敬;並會使演出機會「吹」了。

 

戲曲概說
分佈概況
發展背景
演戲名目
劇團管理
劇團信仰
劇團禁忌
表演型態
戲曲功能
回顧與省思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