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軸滾輪bar

三、傳統戲曲發展背景

(一)由福建戲曲音樂所演化

   除歌仔戲之外,其他劇種大部分都是由福建傳來臺灣。播遷的年代大多在清朝初年,閩南人民跟隨鄭成功大量移居臺灣,閩南地區的民間曲藝和歌舞也隨著移民的播遷流傳來臺。

(二)宗教助力

  先民渡過黑水溝來臺,除海上的風險之外,還要面臨與原住民的競爭及各種天然災害的威脅,民眾對冥冥不可知的神明有著特別的依賴,宗教祭典便成為生活中重要的活動,並且建立寺廟作為當地居民共同的信仰中心。每逢歲時節令、神誕祭典、建醮、謝平安等慶典,民間大多會演戲酬神,風氣相當興盛。由於此等宗教場合,民間流行以演戲方式慶祝及感謝神明,逐漸形成一種演戲酬神的習俗,並成為宗教信仰中重要的活動。

(三)流行的休閒娛樂

  早期臺灣在農業社會階段,不但休閒項目較少,更缺乏傳播媒體,民間休閒娛樂型態少,娛樂場所也相當有限。而傳統戲曲活動主要目的除酬神之外,也具有娛人的社會功能。在廟會期間欣賞傳統戲曲的演出、平時參加各種傳統戲曲的社團活動、仰慕傳統戲曲中人物的作為,或是對演員的崇拜,有時風靡的程度,並不亞於時下年輕人對歌星偶像的崇拜。

(四)傳統戲曲社團為社會重要組織

   業餘性質的戲曲組織,稱為「子弟團」,而所謂子弟,即是良家子弟之意,係由地方父老或鄉紳發動鄉民出錢出力,共同組成,提供良家子弟學習戲曲、技藝,作為閒暇時的娛樂,並參加鄉里廟會祭典活動中的戲曲演出。傳統戲曲「子弟團」中又以北管子弟社團最為興盛,這些民間業餘戲曲社團的推波助瀾,也促使戲曲活動更加盛行。


戲曲概說
分佈概況
發展背景
演戲名目
劇團管理
劇團信仰
劇團禁忌
表演型態
戲曲功能
回顧與省思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