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位點
  • 北埔原住民傳統樂舞團隊演出(撒奇拉雅族)
  • 李哲藝指揮逢源愛樂室內弦樂團
  • 來吉鄒族古謠傳唱演出
  • 莊國鑫原住民舞蹈劇場演出
  • 賓茂東排灣樂舞團隊演出1
  • 賓茂東排灣樂舞團隊演出2
北埔原住民傳統樂舞團隊演出(撒奇拉雅族) 李哲藝指揮逢源愛樂室內弦樂團 來吉鄒族古謠傳唱演出 莊國鑫原住民舞蹈劇場演出 賓茂東排灣樂舞團隊演出1 賓茂東排灣樂舞團隊演出2

績優團體/財團法人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

建構【正德厚生●科文共裕】之進步社會

     一九五六年以「製造馬達」起家的東元電機,在六十年前洞燭「動力」對於產業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積極發展相關技術,並且在資訊與交通幾近阻絕、技術與經驗流通困難的年代,讓一顆又一顆的馬達,在需要動力的地方轉動了起來。百折不撓的創業精神,在臺灣經濟起飛的歷程中,因應了社會的需求,也創造了新時代。二十三年前向教育部登記設立的「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以「培育科技人才,提倡前瞻思想,促進社會進步」為宗旨,洞察社會需求,發展服務人群與造福社會的工作,並致力於「科技人文獎助」、普及藝術教育、科學教育及「原民族群永續教育」,為建構「科文共裕」的社會,厚植社會發展的能量。

得獎感言

     科技、人文與教育是社會進步的三大基石,其中人文素養是在科技時代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環,我們期許有更多的NPO、企業、學校與善心人士,攜手倡議人文素養對於臺灣社會發展的重要性,讓政府與民間攜手推展藝術普及教育,並為臺灣全民人文素養的培養與升級共盡心力。

具體事蹟摘要


    一、偏鄉青少年藝術賞析計畫


    1. 以豐富偏鄉人文生活、普及偏鄉藝術教育為目的,針對臺東、屏東、花蓮等縣市的偏鄉中小學生辦理,自2005年起,持續辦理12年,累計為五個縣市辦理34場,參加學校達628所,累計人數達31,852人。

    2. 歷年內容涵蓋各式音樂、戲劇、舞蹈、名家藝術賞析,以及該縣市的原民樂舞,每場長達七小時,是偏鄉孩子一年中最期待的學習活動,也是最快樂的一天。


    二、文化傳習典藏─原住民傳統樂舞祭儀扎根部落,並藉傳習展演蓄積走向全世界的能量


    1. 組織「策略聯盟」,建置「傳習教育」的資源供需平台,召集30家NPO/NGO、30家企業、百名善心人士、四十餘所學校及兩個政府部會支持。

    2. 扶持42個傳統樂舞、技藝、體能競技團隊,發展樂舞祭儀傳習教育
      (1)支持的樂舞傳習團隊共三十四隊,跨越七個縣市、42所學校、部落,協力認養傳習經費的單位或是個人達二十一個以上。
      (2)每年參與傳習的人數達1,376人以上,傳習時數達6,933小時,歌謠達316首,舞碼46支,所募集支持經費達9,790,055元以上。

    3. 為古謠編曲,發展跨界演出:委託金曲獎作曲家李哲藝老師、年輕音樂家張家瑀老師,為原住民古謠編曲,歷五年,共為中排灣、鄒族、魯凱、阿美、東排灣、葛瑪蘭、卑南等六個族群,以弦樂、管弦樂及流行樂等三種方式編曲,共編58首古謠,提供了十四場的跨界展演機會。

    4. 安排國內外劇場展演機會:以促進族群文化學習、增進族群文化的厚度、提供與國內外樂團合作之機會等原則,為23支團隊辦理超過十五場以上的國內外展演,國外展演跨歐美亞三洲,展演人數超過千人以上。

    5. 古謠專輯錄製等影音數位典藏作業:製作古謠專輯及影音紀錄計8套,涵蓋8個族群,樂舞蒐錄230首,跨界編曲達102首,數位典藏的發行數量達20,150套,古謠專輯角逐2017年的傳藝類金曲獎。



    回列表  * * * *   目前筆數: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