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牆美術館

美國/波士頓捷運

美國 / 波士頓捷運 1/

城市景觀─主要路徑
美國/波士頓捷運

搭乘臺北捷運、或是臺鐵火車時,你可曾注意過在許多的月臺或車站外側,常常會有一些公共藝術品的設置,為車站帶來繽紛的色彩、趣味的互動,甚而呈現地區的人文歷史。大眾交通工具是民眾生活中相當重要的公共空間,而這些空間的美化、藝術化,也是臺灣這幾年極思改善的,在這股風潮中,波士頓捷運的公共藝術設置,就是常為人稱道的一個例子。

波士頓捷運建立於 1897 年,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1980 年重新改建地下化時,特別邀請藝術家、當地居民一同參與地鐵公共藝術品的規劃與建置,譬如塞爾伯(Clifford Selbert)的作品「七支風向儀」,就以不同形狀的七支風向儀,如:鯡魚、古堡、乳牛、兩座古早房舍、鐘、蘋果樹等等,作為當地人文與自然景觀的指標。或是泰勒(Bruce Taylor)的作品「麻州大道風動雕塑」,以鋁製的風動雕塑,懸吊在軌道上方,利用地鐵進出所帶來的氣流,帶動扇葉轉動。還有威萊特(William Wainright)的作品「隧道盡頭的光亮」,在電扶梯上方懸掛老火車的圖畫,乘客透過電扶梯移動來帶出視覺的變化,也油然產生思古情懷,為波士頓這美國最古老的城市,增添人文氣息。

感謝陳昌銘老師提供圖片,資料來源:陳昌銘,《公共藝術在波士頓》(臺北:藝術家,2005)。
返回簡述-back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臺北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