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威尼斯水都

義大利 / 威尼斯水都 1/

人文軌跡─環境因子
義大利/威尼斯水都

威尼斯地處於長約 51 公里、寬約 8 至 14.5 公里的新月形瀉湖中央,14 世紀中葉成為義大利境內最強大、最富有的城市,不但是東、西方往來重要的樞紐,上千位商人齊聚在這裡,交換、販售著東方的香料、茶葉、絲綢與瓷器,此地富商大賈的足跡亦遍布世界各地,如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便是出身於此。

由於整個城市是建立在瀉湖之上,開門見水、出門乘船,因此房舍是以松木的木排和木樁向下打入地基,其上再使用不透水的石材來建造,其中有趣的是,富麗、精心雕琢的設計往往都在面向運河的那一面,至於朝向內陸較不易為人所見之處則多半樸實而鮮有裝飾。威尼斯是許多人心目中浪漫的原鄉,錯綜曲折的水道、裝飾華麗的鳳尾船,和斑斕絢麗的面具,其獨特的文化涵養,讓威尼斯人從千餘年前驕傲至今。然而,水都雖有不同於其他城市的自然風光,卻面臨逐漸沈沒的獨特煩惱:因為義大利東北部地平面的下沈和海平面的逐漸上升,使威尼斯的陸地,100 年來已下降 23 公分,與洪水搏鬥成為日常經驗,被拿破崙譽為「歐洲最美麗畫室」,同時也是全市地勢最低的聖馬可廣場,首當其衝,成為威尼斯受海水入侵最頻繁的地區。
返回簡述-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