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終身藝術學習列車-舞蹈教學研習營  


【問卷調查】:「初級班」

【入門班】 【進階班】 【綜合討論】


◎有關本次課程部份:<可複選>
1.
你認為此次活動整體安排 :
  很實用 (31)  很紮實 (25)  深入淺出 (25)  有點難 (4)  相當難 (0)
  效益不大 (6)  
  其它 (1) : 盼內容更充實多元.
2.
整體上課的感覺是:
  很愉快 (32)  不 錯 (12)  普 通 (6)  有點辛苦 (11)  很辛苦 (1)
3.
你感受最深的課程是 :
  (1) 原住民歌舞 (2)
  (2) 身體與聲音 (7)
  (3) 肢體聲音統整教學 (1)
  (4) 舞蹈欣賞 (4)
  (5) 律動節奏教學 (12)
  (6) 肢體開發 (12)
  (7) 舞蹈排練觀摩 (1)
  (8) 舞蹈教學資源介紹 (0)
  (9) 舞蹈即興 (15)
  (10) 民族舞/民間舞 (13)
  (11) 未回答 (1)
 
原因是 :
  (1)原住民歌舞 感受到原住民在山野間舞蹈的自在與熱情奔放.
  (2)身體與聲音、肢體聲音統整教學 很受用
  (3)身體與聲音、肢體聲音統整教學 深一層了解身體語言,自我知覺、開發自我潛能、突破心理障礙.
  (4)舞蹈欣賞 成為專業舞者非易事,但可藉由欣賞豐富人生,由此課程了解舞蹈的發展史及其多樣性.
  (5)律動節奏教學 老師能漸進式的引導,對於日後教學提供了很好的示範.
  (6)律動節奏教學 簡單的樂器能帶動『節奏、音感、身體』的結合,變化大、運用機會多,能引發創意.
  (7)律動節奏教學 讓我了解如何把音樂融入課程,帶動孩子的肢體動作啟發孩子豐富、美麗的肢體語言.
  (8)律動節奏教學 教學的課程能與我心中曾有的模糊構思設計在此實現出來.
  (9)肢體開發 隨著肢體的需要去舞動身體,不需要學別人既定的舞步、節奏,原來跳舞可以很自由.
  (10)肢體開發 活潑生動、不冷場,可作為全民運動.
  (11)肢體開發 適合教給自己帶領的孩子們.
  (12)舞蹈排練觀摩 當舞者實在太辛苦了,很感動!
  (13)舞蹈即興 可盡情展現肢體
  (14)舞蹈即興 平時自己少接觸這方面的舞蹈,很新鮮、實用性大.
  (15)民族舞/民間舞 了解中國的古典美及民族性.
  (16)民族舞/民間舞 感受到較完整的舞蹈技巧,不再只是即興發揮.

4.
請寫下你感受最深的授課師資 :
  蘇清喜 (0)
  陳偉誠 (11)
  平 珩 (3)
  郭芳玲 (7)
  楊美蓉 (13)
  羅曼菲 (1)

  江映碧 (1)
  蘇安莉 (12)
  郭曉華 (8)
  未回答 (3)
 
原因是 :
  (1)陳偉誠 以實作帶領,課程從了解自我身體開始,發現了身體的可能性.
  (2)陳偉誠 本人一向不善於唱歌,上完課後較有信心.
  (3)陳偉誠 不只是身體的延展,更深一層的提到意識想法,外動、內靜思皆具.
  (4)平 珩 由老師的介紹中感受到,「美」是只要用心即能發現.
  (5)平 珩 觀賞了不同時期的舞蹈,對舞蹈欣賞有更深入的了解.
  (6)蘇安莉 很親切很放鬆沒有壓力.
  (7)蘇安莉 活動容易、有趣、多變化.
  (8)蘇安莉 論點深入淺出,易吸收了解,讓我們感受到舞蹈不再是高不可攀,日常生活中任何動作都可能是舞蹈.
  (9)郭芳玲 教學認真、親切,給學生很大的自信.
  (10)郭芳玲 很知道如何運用資源,很有音樂才能.
  (11)楊美蓉與她的助教 助教很認真可愛,老師講解仔細,給學員很自由的空間運動.
  (12)楊美蓉 給學生很大的鼓勵,嘗試做了很多不曾做過的動作.
  (13)郭曉華 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身段優雅、口齒清晰
  (14)郭曉華 教學認真、舞蹈柔美.

5.
整體活動對於你在今後藝術教學的啟發:
 很有幫助 (49)
  因為:
  (1)可運用在日後教學上.
  (2)藉此次學習,引導開發學生的肢體、想像力.
  (3)九年一貫的教學精神全部融合於此,教師若善加應用,藝術教學前景可觀.
  (4)只要用心發掘,生活及藝術
 
沒什麼幫助 (4)  因為:      
  (1) 非人文藝術教師
  (2) 自己尚未具備專業能力.

  (3) 課程同質性太高,內容太簡單.

◎有關行政的部份:<可複選>

1.
場地安排 :
  標示明確 (8)  標示不清 (27)  地點方便 (16)  地點不太方便 (10)  場地美觀 (10)
  場地尚可 (14)  場地不理想 (12)
 
原因是:
  (1.)標示不清.
  (2.)場地清潔可加強.
  (3.)教室有的冷氣太冷、有的太熱.
  (4.)中午休息時希望有更舒適的場地.

2.
二天的活動安排:
  太 長(1)  適 中 (37)  不夠長 (6)  太 短 (7) : 
  適當的時間是: (7)
   (1)
3.
如果明年有類似研習營,你會推薦給你的朋友嗎?
   (45)  不會 (0)  再看看,視內容而定 (5)
4.
您認為研習活動比較適合舉辦的時間為:
  週一至週五期間(9)  週 末 (4)  寒 假 (22)  暑 假 (40)

◎以下為開放式問卷

一. 
認為這次研習營的特色是什麼?

  1. 認識來自不同學校的夥伴.

  2. 學員大多為女性

  3. 課程輕鬆活潑且具啟發性,重視身體的開發與即興創作之能力.

  4. 介紹不同形式的舞蹈,內容豐富.

  5. 每個單元皆從最基本開始,讓沒有舞蹈經驗的我們能夠很放心的去接觸.

  6. 讓初學者了解舞蹈的本質及如何運用自己的身體.

  7. teach ”how” not “what”.

  8. 發現舞蹈也可以很生活化,更是情感抒發的管道,.

  9. 理論與實務兼具,每位學員都充分的親身參與活動感受較深刻.

  10. 探索身體的各種可能性,對肢體語言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打破平時身體的框架、人際的束縛.

  11. 實際了解到舞蹈藝術家的工作情況.

  12. 將自己視為學生,而不是以老師的身分來學習如何教學.

  13. 讓舞蹈不再只是舞者的權利,人人皆可跳.

  14. 對藝術不再陌生,人人都可參與.

二.  請你對於課程安排的心得、感想與建議。
1.
因為參與對象多為老師,可多增加『教學方式』、『教案設計』等內容.
2.
希望能安排兩至三種專業科目之專門統整課程的研習.
3.
可再增加舞蹈技巧的介紹課程會更好.
4.
有某些課程內容具重複性,可使內容主題再多點差異性.
5.
很有趣,也很有益,對舞蹈的認識不在只限於是覺得華麗.
6.
課程時間稍嫌短促,沒時間讓大家沉澱下來,談談每個人的感覺、交換意見,可否合併成兩大節課,使學習更完整、透徹.
7.
天數太少,可否提供延伸教學或開一系列的進階課程.
8.
可否開設單一形式之研習課程,:現代舞研習營,更能使目標清楚,所學專精.
9.
希望能在上課前事先將教室空調開啟,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
10.
希望能提供錄音帶或錄影帶之課程活動紀錄.
11.
希望能將此次研習的教師當為種子,明年的研習營直接晉級為進階班.
12.
收穫很多,但身體很累.
13.
了解到將來在教學上應多培養兒童的藝術氣息,啟發兒童內在優雅的氣質,而非給予外在帶大的知識與壓力.
14.
即興創作的部分太多,正統舞技的教學似乎不夠.
15.
許多資訊及教學教材很棒,是否可以編輯成冊在研習營中販賣.
16.“
舞蹈教學資源介紹的課程內容,講的太過高遠、空泛.
17.
課程安排非常用心,很好,非常感謝.
18.
當舞者很不容易、很辛苦,敬佩藝術工作者.

. 請寫下你對授課師資與課程內容的心得與感想。
1.
師資陣容堅強,親身教學,能向這樣的老師學習倍感榮耀.
2.
希望老師能再多了解每位學員的程度、背景,再給予不同的教材即教學方向.
3.
希望能同時提供書面資料,由於授課內容豐富,來不及做筆記.
4.
授課老師、助教教學均認真、親切、開朗,上課內容紮實、對教學有助益.
5.
老師很有活力、經驗豐富、適時給予鼓勵,對初學者很有幫助且增加信心.
6.
師資具有內涵即專業素養,覺得不夠,想再更多學一些.
7.
第一天原住民課有老師遲到的情形.
8.
原來人的潛能是可以激發的,非常高興有這次機會參與.
9.
希望教授們之間能互相了解彼此教學內容,好掌握學員們的學習情況,學習的起始點.
10.
課程安排深入淺出,讓大家學的沒壓力,課程的活潑氣氛很值得用於日後教學.
11.
透過老師的鼓勵,大家到最後都很放的開,也不再執卓急於學得一套”完整的舞蹈”,感覺很棒!很遺憾到現在才接觸到這麼好的老師、課程,盼貴校日後能多舉辦研習活動,讓更多人有福氣能跟這麼專業的老師們學習.

12.  GOOD! EXCELLENT!

@
其他意見與心得:
:
1.
午餐份量稍嫌不足(經反應後第二、三天有明顯改善),希望休息時間除茶水外,另可提供小點心,若經費不足可酌收報名費,或請學員自費自理.
2.
午餐以便當方式提供.

場 地 :
3.
對於50位學員人數的班,有些教室太小,無法好好活動.
4.D1
教室視野很美,但是沒有空調,太熱.
5.D1
教室回音太大,不適合講、唱教學.
6.D1
教室有異味.
7.
希望上課教室可以固定,如需更換希望有更清楚的指標標示路線.
8.
接駁車班次太少,上下山不方便.
9.
希望將來能安排住宿以利外縣市學員參加.
其 他 :
10. 
舞蹈觀摩可安排在第一天,先讓大家多聽多看,有個初步性的認識.
11. 
期盼每堂課時間延長,內容加深,可考慮增加天數.
12. 
簽到簿可先張貼至教室門口,以利學員簽到.
13. 
在活動開始前確實做到事前聯繫的工作,安排適當教室,以免發生老師帶來之媒體器材無法使用.
14. 
每節課之間可否安排中場休息.
15. 
服務人員很親切、很照顧我們,不過似乎是第一次所以有些經驗不足.
16. 
可否展示適合國中、小學的舞蹈教學資源.
17. 
可否在每一堂課都做影帶紀錄,結業時發給每位學員們.
18. 
學員手冊裡的資料可以再更豐富、詳盡一些,並加入動作分析的圖解,或是有教學光碟的多媒體補充教材,以利日後教學或自己再學習.
19. 
每天的最後一節課盡量再16:00以前結束,以利遠程學員返家不至於太晚.
20. 
類似活動資訊可否針對舊生有更方便的公佈管道,如電子郵件或通訊通知?因為覺得每次活動都因為太遲看到簡章宣傳及報名額滿,因而失去研習機會.
21. 
希望能再次參與繼續學習,在初級認知後更進一步,深廣的研習會讓學員種子散布更廣,否則只有蜻蜓點水很可惜.
22. 
感謝促成此次研習營之機構單位的籌畫,以及承辦單位之老師、助教、工作人員.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