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現代舞

舞在臺灣

現代舞-在臺發展 現代舞-起源 現代舞-在臺發展 現代舞-舞蹈欣賞

蔡瑞月   1930 年被譽為日本現代舞開拓者的石井漠,以及高田世子率團來臺演出,1936 年韓國新舞踊先驅崔承喜也在臺北大世界劇院演出,這些前衛舞蹈家的刺激,對於臺灣的現代舞都有很密切的關係,諸位留日的舞蹈前輩,像是林明德、蔡瑞月、李彩娥等,都曾師承其門下,也藉由這些舞蹈前輩,引入了現代舞的種子。

  1957 年,在蔡瑞月的邀請下,美國的現代舞家金麗娜來臺短期授課,之後,旅美現代舞蹈家黃忠良、王仁璐引進瑪莎•葛蘭姆技巧,在臺舉辦現代舞蹈發表會;保羅•泰勒舞團來臺表演,在臺灣激起熱烈迴響,一波波來自國外的訊息,刺激了當時飢渴的臺灣舞蹈界,游好彥、崔蓉蓉、原文秀、林懷民、陳學同等舞者,紛紛負笈國外找尋更多現代舞的寶藏。


  長期投身於臺灣舞蹈教育的舞蹈前輩劉鳳學,對於早期臺灣現代舞的推動更是不遺餘力,1967 年成立現代舞蹈中心,培植不少舞蹈人才,對於拉邦動作的觀念傳入具有很大影響。曾在葛蘭姆舞團工作多年的游好彥返國,引進葛蘭姆的技巧並運用在臺灣舞
者的訓練上,1973 年林懷民成立雲門舞集,在短時間內,雲門舞集成為臺灣舞蹈界的焦點。


林懷民成立雲門舞集

  80 年代之後,臺灣的舞蹈呈現著多樣化的面貌,許多舞團相繼成立,光環舞集、太古踏
舞團、台北越界舞團等等,每個舞團及每位編舞家都不斷找尋自己的創作方向,另外,無論是官方或是民間團體也陸續引進國外舞 8 團來臺表演,例如艾文•艾利舞團、艾文•尼可萊斯舞團等,使舞蹈界的視野可以有更多新的訊息。
臺灣的舞蹈呈現著多樣化-1   臺灣的舞蹈呈現著多樣化-2

 

現代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