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網頁需要支援 JavaScript 才能正確運行,請先至你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 JavaScript。

舞在臺灣

標題:民族舞蹈團

蘭陽舞蹈團簡介

  源於對中國傳統藝術的喜愛與研究,秘克琳神父於 1966 年成立蘭陽民族舞蹈團,團員組成以 9~18 歲青少年為主,以中國古典民族舞及少數民族舞蹈表演為主,《孔雀林》、《連廂》、《鍾馗嫁妹》、《江波舞影》都從中國傳統題材中編舞,以純熟的技巧、熱情的活力賦予民族舞蹈新的情感與生命。

  除了中國傳統題材,1993 年起更著手研究臺灣民俗文化鄉土素材,以舞蹈來詮釋臺灣鄉土文學,從蘭陽的發源地-宜蘭出發,透過表演藝術的傳播與啟發,讓生於斯長於斯的我們,關心生長環境的文化之美。
-----------------------------------------------------

影片欣賞:

《孔雀林》
  孔雀,在中國象徵美好、善良與吉祥。整支舞蹈著重在意境的描繪,雀林群飛群舞,端莊典雅的畫面與神態,雖有使用孔雀扇,卻不刻意展現扇形的變化;舞者以神寫形,展現孔雀的神態,而不模仿孔雀的動作和姿態。整支舞莊重寧靜,偏重在氣氛和意境的營造,頗富宗教的肅穆與虔誠,傳達出對生命的讚頌及對和平的期盼。

《江波舞影》
  這是中國唐宋期間,盛行於宮庭中的舞蹈,除了表現虛無縹緲的天外世界,也反映求仙訪道的思想.舞蹈中的少女們如仙女般的輕盈飄逸,服飾典雅、華麗。在夕陽餘暉下,一群含羞帶怯的少女,拿著羽扇,自停在江邊的畫舫中搖曳而出,輕盈的身段與柔美的音樂交織成一幅如詩如畫的江波舞影。

《連廂》
  連廂是中國古老的民俗技藝,後來逐漸演變成為四川省特有的玩耍。舞者利用兩根三尺長的細管,嵌上數片銅線,隨著韻律節奏,舞出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


《鍾馗嫁妹》
  這個舞劇敘述唐秀才鍾馗進京科考,途中染病,容貌改變,筆試中舉上榜,因病後面目醜陋面試不中,撞牆自盡,後經奏文聖上,追封軀邪崇將軍,故相傳鎮守後門之神。唐朝年間,鬼怪擾亂,黎民不安,鍾馗降臨,驅鬼斬妖,領隨從鬼卒返家顯靈,引渡妹妹出嫁,眾鬼狂歡,花轎送迎,了結鍾馗一樁心事。

 

   
影片欣賞
文字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