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網頁需要支援 JavaScript 才能正確運行,請先至你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 JavaScript。

舞在臺灣

標題:臺灣舞蹈紀要
提要 30年代 40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00年代
     
     
1980

張慶三受邀參加美國最大的土風舞營 Stoctton 舞蹈營,教了《臺灣好》、《三月桃花》、《俏皮種田人》,這三支舞後來列入世界舞蹈圖書館的紀錄。

 

 
1980

第一屆國際藝術節在國父紀念館揭幕,首演節目中,由蘭嶼雅美勇士演出「蘭嶼精神舞」。
 

 
1980

臺北市「音樂舞蹈季」,舞蹈節目首場由雲門舞集擔綱,在青年公園演出《虹的慶典》、《渡海》、《廖添丁》三齣,行政院長孫運璿、臺北市長李登輝亦曾席地而坐,與數萬民眾一起欣賞表演。

 

 
1980

應新象藝術推展中心之邀,法國巴黎雪蘭舞蹈團、印尼伽瑪瓏舞樂團、里維拉西班牙舞蹈團、日本美麗雅芭蕾舞團首度來臺演出。
另外也邀請甫獲「舞蹈雜誌獎」的美國保羅
泰勒現代舞團、以及印度武術鼓樂舞團訪華表演。
 

保羅•泰勒
1980 美國紐約莫瑞•路易士舞團訪華,在國父紀念館演出。
 
 

1981

文建會成立。
臺北市「藝術季」揭開序幕。
 

 
1981 首齣國人創作的芭蕾舞劇《龍宮奇緣》,在國父紀念館由國立藝專擔綱演出,該劇題材取自《聊齋誌異》,音樂由馬思聰作曲,歷時七年完成。
 
 
1981 日本東京市芭蕾舞團訪華,在國父紀念館演出四場芭蕾舞劇《仙履奇緣》以及《天鵝湖》。
 
 
1981 美國洛杉磯芭蕾舞團、菲律賓白雅尼漢國家民族舞蹈團、日本美麗雅芭蕾舞蹈團、美國紐約明星芭蕾舞團應邀來臺表演,另也引進百老匯歌舞來臺演出。
 
 
1982 臺灣第一支職業芭蕾舞團─臺灣藝院芭蕾舞團,首次舉行公演,籌募佳音韻律療育中心基金。
 
 
1982 林懷民在實踐堂舉行第一次個人舞展,以肢體語言表現多種意象和思想。
 
 
1982 由臺北市舞蹈協會主辦的首次國際競技舞邀請賽,在臺北舉行。
 
 
1982 第一屆「全國各級學校學生舞蹈劇創作發表會」在國父紀念館舉行,共有 16 所學校參加。
 
 
1982 李彩娥整合高雄地區各舞蹈社與舞蹈補習班,成立「高雄市舞蹈協會」,並連任六年理事長,協會每年主導高雄市文藝季的舉辦。
 
 
1982 新加坡麗惠舞團首次來臺,在國父紀念館公演。
 
 
1982 阿龐德與哈克尼斯舞團、美國摩根現代舞團、美國太平洋西北芭蕾舞團、日本東京平岡賀志現代舞團、委內瑞拉卡拉卡斯舞團、美國丹尼斯韋恩舞團、菲律賓國家舞蹈團陸續受邀來臺公演。
 
  
1982 應新象之邀,救總西藏兒童之家以及桃園滇西民俗打歌促進會來臺演出西藏舞蹈以及雲南歌舞。
 
1983 雲門舞集大型舞劇《紅樓夢》,在市立社教館演出。這齣舞臺劇長達 90 分鐘,是雲門舞集歷來規模最龐大的作品。
 
雲門舞集大型舞劇《紅樓夢》
1983 林懷民創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
 
 
1983 紐約芭蕾明星舞蹈團、科隆市立歌劇院芭蕾舞團、紐約拉魯波維奇舞蹈團、崔拉•莎普舞蹈團、阿龐德與波士頓芭蕾舞團、巴黎雪蘭舞蹈團受邀來臺演出。
 
 
1984 劉紹爐與妻子楊宛蓉成立「光環舞集」,以嬰兒油創新舞蹈新形式。
 
劉紹爐與妻子楊宛蓉成立「光環舞集」
1984 平珩成立「皇冠舞蹈工作室」,結合劇場空間的概念,將舞蹈表現形式帶到另一個新境界。
 
平珩 女士
1984 「游好彥舞團」成立,表演現代舞和芭蕾舞為主。
 
「游好彥舞團」
1984 國立藝專學生訪問團參加法國第戎國際舞蹈節大賽榮獲銅牌,並於同年參加南非羅德岱堡民族舞蹈比賽榮獲多項大獎。
 
 
1984 德國「司圖卡特古典芭蕾舞團」一行 104 人在國父紀念館演出,這是國內首次邀請西方大型芭蕾舞團來臺表演。
 
 
1984 「大溪地大舞蹈團」在中華體育館演出,這次演出是國內首次引進波里尼西亞舞蹈。
 
 
1984 斯里蘭卡默劇•音樂•面具•舞蹈團、華盛頓芭蕾舞蹈團、紐約摩斯•肯寧漢舞團應邀來臺演出。
 
 
1985 紐約芭蕾明星舞蹈團、艾文•尼克萊斯舞蹈團、依莉莎•蒙蒂舞團陸續應邀來臺演出。
 
 
1985 傳大藝術中心成立。
 
 
1986 日本「白虎社」在國父紀念館演出,該社創辦人為大須賀勇,這次演出是國內首度引進舞踏藝術。
 
 
1986 塞內加爾國家舞蹈團在中華體育館演出,以半裸肢體詮釋非洲經驗,該團被公認是塞內加爾風土民情的活動櫥窗。
 
 
1986 法國萊茵芭蕾舞團、比利時比京布魯塞爾當代芭蕾舞團、比利時皇家瓦洛尼芭蕾舞團、美國阿龐德芭蕾明星群應邀來臺演出。
 
 
1987 國家劇院開幕。
 
 
1987 「加勒比海大舞蹈團」在中華體育館公演,這是臺灣首次引進加勒比海文化表演團體。
 
 
1987 荷蘭政府重點扶植的表演團體「荷蘭舞蹈團」,來臺參加國家戲劇院測試節目演出。
 
 
1987 委內瑞拉卡拉卡斯芭蕾舞團應邀來臺演出。
 
1988 林秀偉與吳興國組成「太古踏舞團」。
 
1988 臺灣第一個職業民族舞團「台北民族舞團」成立。
 
 
1988 1 月成立於 1939 年曾於巴黎「國際舞蹈節」獲得最高榮譽的「加拿大皇家溫尼佩格芭蕾舞團」,26 日在國家系劇院演出兩套名家經典作品,這是該團首次來臺演出。
 
 
1988 芭蕾舞巨星紐瑞•耶夫應傳大藝術公司之邀,率領巴黎歌劇院明星舞群在國家戲劇院演出。
 
 
1989 平珩成立「舞蹈空間舞蹈團」。
 


1989 「吳佩倩舞極舞蹈團」成立,致力推廣爵士舞。
 
1989 兩廳院成立「明日之星」舞蹈工作室,甄選優秀舞者和國外著名舞團的舞者一起上課。
 
1989 改編自莎士比亞名著《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大型舞臺劇,由澳洲芭蕾舞團在國家戲劇院演出,這是該齣舞劇首次在臺北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