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歷史的演變、人類的需求、文化的變遷,原始的舞蹈也逐漸產生變化,發展出各種不同的舞蹈類型,到今天呈現出豐富多彩的面貌;如各民族的舞蹈、芭蕾、現代舞,甚至後現代舞蹈,其他如社交性、娛樂性等型態的舞蹈。
|
 |
 |
這些不同形式的舞蹈皆有其不同的表現特質,如民族舞蹈:表現各地的風土人情,從服裝、音樂、道具、化妝到舞步等,具有鮮明的地方民族色彩,且具有民間色彩的舞蹈,融入各地區的人民生活中,成為節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
|
|
芭蕾與現代舞都是西方文化的產物。芭蕾崛起於歐洲而後美國,繼而達到世界性,1930
年經由日本傳入我國,成為學習優雅舞姿的典範。脫下了芭蕾舞鞋,赤腳舞出自我,崇尚自由的現代舞,可以說是芭蕾的反動,在二十世紀蔚成風潮。臺灣現代舞發展早期受日本影響,如四十年代舞蹈家蔡瑞月、李彩娥等,皆曾跟隨日本現代舞之父石井漠習舞;之後國內引進美國現代舞之母瑪莎.葛蘭姆之技巧,深受影響的舞者包括劉鳳學、游好彥、林懷民等人。
|
|
|
 |
劉鳳學在師大的教學中不斷進行現代舞的探索工作,1973
年林懷民成立臺灣第一個職業現代舞團,成功地將臺灣舞蹈推向國際;皇冠劇場的成立,將現代舞與劇場等藝術形式結合,而從雲門第一代舞者獨立出來發展的劉紹爐、羅曼菲、林秀偉等人,也相繼成立舞團,新生代的舞者不斷作各種嘗識,劇場舞蹈、後現代舞等實驗舞蹈紛紛出現,讓臺灣的現代舞壇呈現蓬勃發展的面貌。
|
|
   |
除此以外,其他如爵士舞、土風舞、社交舞等具有社交、娛樂性質的舞蹈形式,也在現代生活中流行。隨著舞蹈種類不同,舞蹈的社會功能也隨之變化,例如民族舞中的祭孔八佾舞的人倫教化、祭典舞蹈的祈福儀式、透過舞蹈進行社交活動等等,讓舞蹈成為一種綜合藝術。近年來舞蹈更成為藝術治療的方式之一,許多心理學家藉由舞蹈來撫慰患者心靈,透過身體動作淨化心靈情緒;或透過舞蹈運動來進行外傷復健等,從舞蹈動作認識自己,傾聽身體的聲音,做自己的好朋友,這種藝術治療法,讓人更懂得珍惜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