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之死
優選
創作理念
「閱讀」,茨維塔耶娃說:「是創作過程的共謀。」這句話的聲調既絕望,也充沛著希望,當中矛盾就是我所認為,詩的成因。絕望在於,似乎沒有任何作品具有原創性,所有造物都只算是某種抄襲。然而,當閱讀涉及的不僅是文字,而無限擴大至影像、舞蹈、水波、一息一瞬。甚至一名偉大藝術家的死亡,也能成就一次豐碩的閱讀時,絕望不再,而希望則因閱讀的尺度而等量成長。如一股流動的能量在圓形中循環,因這事而碰巧促成那果,詩彷彿也是因果的一環,是一種當我們意會時才發生的巧合,某件遙不可及的事最終成為了一首詩,看似不可預料。但抵達意會的途徑,僅是寶貴地捧讀萬物,包括忍痛閱讀一名偉大藝術家的死亡,最終知道死亡不是消逝,而是延續。
評審感言
須文蔚
伊朗知名導演阿巴斯是「伊朗電影新浪潮」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在充滿政治與禁忌的年代,他以詩意的影像語言,揭露現實的弊端,多次獲得國際大獎,但影片往往遭到母國查禁。阿巴斯於2016年在巴黎辭世,遺體返國時,受到萬千影夾道迎接。作者虛構了與阿巴斯在病房的對話,在大導演生命終結前一起觀看夕陽,回顧來自鄉野的風光,迎接死亡的到來,叩問藝術捕捉美麗的秘訣。作者以充滿智慧與同情的語言,收束全詩,沙子流過指隙的匆匆,有餘韻,也帶給讀者無限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