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網頁需要支援 JavaScript 才能正確運行,請先至你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 JavaScript。

臺灣傳統音樂

卷軸滾輪bar




  「福佬系民歌」顧名思義指的是用福佬話(閩南語)唸唱的民歌。臺灣移民主要以福佬人佔最大宗,福佬人主要來自福建、廣東,其中以福建佔絕大多數。而福建移民中又以泉州府屬及漳州府屬各縣的移民最多,而泉州府又居首位。這些福佬人主要分布於臺北、臺中、彰化、嘉義、臺南、高屏等西部平原、澎湖,以及臺東的大部分、花蓮的平地等地。由於臺灣福佬人是臺灣人口數最多的,所使用的福佬話也是最廣的,因此分成「傳統民謠」、「創作歌謠」、「童謠」三部分,來敘述臺灣的福佬系民歌。

傳統民謠

  臺灣福佬系傳統民謠,可分成「唸」的與「唱」的兩部分,這裡所要敘述的只有「唱」的部分。臺灣福佬系傳統民謠之數量,較之創作歌謠,可謂為數並不多。而一般與戲曲如南管戲、北管戲、歌子戲、布袋戲、歌舞小戲等有關的民歌,以及與說唱音樂有關的民歌,通常也都歸類於傳統民謠中(歌子戲、布袋戲等唱腔中,也常採用創作歌謠)。

 

標題:福佬系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