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未啟用網頁JavaScript功能,這並不妨礙您瀏覽網頁資訊,但建議您啟用JavaScript以獲得更佳的瀏覽體驗,請先至你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JavaScript。
::: 定位點

作品欣賞─作品欣賞

Back按鍵
作者:李則儀
作者 李則儀
學校 國立清華大學
科系 中國文學研究所

老尤的一日

佳作

參選組別
學生組
創作時間
2009年
參選項目
短篇小說
作品欣賞
開啟作品檔案(另開視窗)

創作理念

台灣社會有無數個老尤,個個面貌不同,但經歷卻是彷彿的。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已步入中年、寶島一村到第三代時拆建,總有些孤單的身影似因為太微藐而被遺忘。如果我還看得到,是不是應該注視著他們,直到真正塵歸塵、土歸土那時呢?

評審感言

駱以軍

此次小說獎進入決審的作品,幾乎所有評審一致認為,水準高的超乎想像。各種不同類型、風格、傳統的寫實基本功與創新的才華炫示,城市的孤獨、底層人物的哀憫凝視、死亡的沉思與救贖、對某一抽象概念的哲學辨証、青春與衰老的哀歌、北野武式公路電影的冒險與啟蒙……種種種種,不但霰彈落點在範域極廣之閱讀可能的光譜,而這些風貌彼此差異極大的作品群,給評審們極強烈的印象是:在這麼不景氣的文學市場,這麼讓人以為純文學小說已式微的年代,這些年輕創作者展現出的文字功力、敘事熱情、對某些冷門題材勇於嘗試、基本的技藝……皆使人感動、 異、對臺灣小說的未來重燃希望。

而事實上,最後得獎的作品,沒有一篇在評審過程得到全體委員給予票數,幾乎全是「3票與2票」的漫長激烈辯論。即使落選的作品如〈當我們同在一起〉、〈四格漫畫〉、〈俯拾人生〉、〈末班〉、〈吊〉、〈沙漏之書〉、〈隱祕空間〉、〈流年〉……在評審會議中都至少有一位或兩位委員,充滿感情為之辯護,激起光焰四射的火花。無論像〈沙漏之書〉寫精神分裂與為愛虛疲濫耗的精準,〈當我們同在一起〉的幽默、孤獨我與群體之拉扯,〈末班〉寫學運知識份子返鄉的難度掌握,〈隱祕空間〉的細節運鏡與詩意能力之強,〈俯拾人生〉背後的溫暖與哀憫,〈四格漫畫〉的形式翻新,〈吊〉的古典技藝基本功……,都曾引起審美偏好各有差異的評審委員不同切面、高度動員極精密、深度之閱讀、軍火庫的激烈攻防巷戰,算是我個人參與過,最精采的評審會議之一。我們或可說,最後得獎的,皆是積分投票、妥協下的結果;然而,我以為真正的意義在於,此次至少有十篇作品,皆展現了一個創作爐腔正熱、敘事天賦強大、才華鋒芒畢露的高水準作品群。那使人感動、期待,意義或超過這個獎項的獲得或失落。

佳作〈老尤的一日〉則獲盧非易委員及彭小妍委員青睞,覺得爽颯清淡,寫外省老兵在醫療體系,或寄宿的本省婦人家,一種與「現在時刻」脫節,像活在別人的夢境中,既機械反應自己的英雄氣短之概,又動物本能機詐地匿踪在這個「當下」,矇混、裝腔以保持與周邊人們關係進行的尊嚴。其中幾個戲劇小場面寫得滑稽而鼻酸(如他拉屎在褲子上,或他將房東的陳太太對大陸親人矇混成像他老婆),但亦有委員認為這樣的角色素描,太典型、太一般概念化的「我們印象中的外省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