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未啟用網頁JavaScript功能,這並不妨礙您瀏覽網頁資訊,但建議您啟用JavaScript以獲得更佳的瀏覽體驗,請先至你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JavaScript。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歷史專區-作品欣賞-佳作
::: 定位點

作品欣賞─作品欣賞

Back按鍵
作者:廖雅蘋
作者 廖雅蘋
學校 彰化市東芳國民小學
科系

葉落之後

佳作

參選組別
教師組
創作時間
2009年
參選項目
童話
作品欣賞
開啟作品檔案(另開視窗)

創作理念

藉由一片葉子飄落、毀壞、消逝的過程,讓小朋友瞭解生命之出生和死亡的意義。葉子雖然渺小,但是在落下之後,也會有不同的精采旅程;葉子雖然無足輕重,但也有它自身的功用,尤其死生之互為循環,死亡,也是另一種再生。

評審感言

杜榮琛

韋葦先生認為,童話核心必須由幻想因素構成,童話情節必須圍繞幻想因素展開,童話細節必須與幻想因素相一致,童話所採取的幻想因素,必須有很強的可信性,童話角色對孩子必須既陌生又熟悉。
〈葉落之後〉創作理念:藉由一片葉子飄落、毀壞、消逝的過程,讓小朋友瞭解生命之出生和死亡的意義。葉子雖然渺小,但是在落下之後,也會有不同的精采旅程;葉子雖然無足輕重,但也有它自身的功用,尤其死生之互為循環,死亡,也是另一種再生。

人從誕生到死亡,本來是那麼的自然;從婦產科醫院「呱呱墜牀」,到出殯送葬「駕鶴歸西」,本來就是會這樣發生。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本來就如此「塵歸塵,土歸土」;可是,對天真活潑有可愛的孩子,作者要如何表現這樣自然又嚴肅的主題呢?死亡以後,還能留下些什麼呢?用童話故事又如何表達呢?「死亡,也是另一種再生。」如何用熟悉又陌生的角色演出呢?情節的幻想因素,如何讓兒童欣賞後相信呢?這真是不容易的事!
作者像哲人般的「沉思者」,選擇用「落葉」為主題,以小綠為主角,以蚯蚓、小瓢蟲、小蝸牛等為配角,在陽光、風雨、流水的搭配演出下,完成了感人的作品。
小綠的「身分證」救了小瓢蟲一命,還送給小蝸牛一枚月光影子,讓蝸牛的家不再黑暗;送一顆種籽陽光的影子,讓種籽發芽長大,有機會長成一株菩提、龍眼或木棉。情節的最後鋪陳和對話,教人深深感動
「這是什麼?」
「那是我年青時,在太陽照射下,所留下的一方完美無瑕的影子。在這陰暗的水溝裡,你一定體會不出陽光多麼美好:閃閃發亮,充滿熱情,氣味乾爽------」
「我是真的沒有曬過太陽,不過,這方影子披在身上好舒服----我開始喜歡這個叫陽光的東西了-----」
故事的結局,小綠因付出愛,讓種籽的芽尖,一探出頭就大聲嚷著:「這個世界真美麗!」
這篇充滿詩情畫意的童話,在想像、教育意義和文學美感上,表現可圈可點;在淺語的童言童語上,則稍弱些。例如:
落葉的姿態是美的,是無懈可擊的。(葉子飄落下來的姿勢,是多麼的美麗,簡直是美的無話可說。)
叫我們如何判讀?(我們不知道怎麼樣去分辨清楚?)
唉!準確無誤啦!(唉!測到的結果沒有半點差錯啦!)
一把就攫住小瓢蟲的腳。(一岀手就抓住小瓢蟲的腳。)
他的眼角溢出了一滴淚水。(眼框中悄悄落下一滴眼淚。)
小蝸牛日夜兼程的趕路。(小蝸牛白天和夜晚不停地趕著路。)
林良先生所著《淺語的藝術》(國語日報社,65年7月初版),對兒童文學是如何表現淺語的藝術,有許多實例說明,值得大家研究。作者如何淺語上「出神入化」、「妙筆生花」,是提高兒童文學「老少咸宜」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