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兔集
佳作
創作理念
時光馳驟,夙願如螢火之恍惚;流年暗換,萬事若鴻泥之依稀。偶寄情於詩,或登樓遠眺,或憑几低吟;或懷故人之長別,或記校園之一景;或詠物以托幽情,或臨事以寫千緒。情見乎詞,意發乎筆,未敢自矜,聊以自適而已。今擇其十五首,依體裁而編次,名曰《脫兔集》,取意於放翁「去日如脫兔」之語。倘有同懷之士,偶得慰藉,斯吾幸甚焉。
評審感言
簡錦松委員
《脫兔集》苦心經營,開篇以五七古先行,繼之七絕、五律、七律,終以詞體。五古及七古的記事都很清楚,也不拖沓,誠然佳作。七古用一韻到底時,上句須二平五仄,下句須四仄三連平,乃昌黎所創、義山、東坡、漁洋皆遵之,以後再作時,切應僅守此法。諸絕句都清新可誦,但無高趣。〈圖書館外孤櫻〉命題甚佳,但詩未成功,五六句意不明,結處不知所以。作者再用舟韻,似乎想說什麼,但還是不知所云。〈暑假初晴日返校有懷〉比較好,但用了「花銷酒祓」和「微波泉瀑」以後,就看不出和暑假返校有什麼關係了。雖然這樣說,但不可否認的,《脫兔集》作者寫詩和他的生活已經融為一體,能夠在行立坐臥間,觸手就得到意趣,進而成篇,各別的造句能力,也達到一定的水平,可以說,成為古典詩人的基礎已經具備,將來若能頓悟學古修辭與親身達意之間的取捨,便可再上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