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
特優
創作理念
書寫的起點是一個極其無聊的動作——在田野間大聲呼喊「貓」。這聲音像是一顆被擲入日常長河的小石子,引發了回音,激起我對過往記憶與對生命現況的疑問。這篇作品記載了我對家鄉田野的觀察、對家庭的感受。在喊貓的過程中,我想知道人是如何在平凡的生活裡,讓「無聊」不只是無聊。我希望藉由這篇散文,捕捉一種,像清明時節的天氣,無雨,亦非艷陽的朦朧氛圍。
評審感言
鍾怡雯委員
這是一篇乍看平淡無奇,卻底蘊深厚的散文。題目為貓,寫的卻跟貓完全無關貓只是用來打發平淡平凡生活的一個擬聲辭,一個遊戲,全文也無貓的出現。這篇散文裡的一家人是台灣社會的縮影:父親是台灣人,六十歲;母親來自海南島,四十六歲,陸配;敘述者二十三歲。由此可知母親生他時,正是敘述者寫作此文的年紀。一家人平淡平凡的生活細節,以及彼此的關係,寫得很淡很含蓄。此文最奇之處有二,一是文字奇特,自鑄新詞,多個重複出現,看似不合文理的用詞,在這篇散文裡自有它合理的意義和位置;二是細節非常生活化,生活化的細節難寫,然而此文卻處理得很有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