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未啟用網頁JavaScript功能,這並不妨礙您瀏覽網頁資訊,但建議您啟用JavaScript以獲得更佳的瀏覽體驗,請先至你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JavaScript。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歷史專區-作品欣賞-特優
::: 定位點

作品欣賞─作品欣賞

Back按鍵
作者:余玉琦
作者 余玉琦
學校 國立臺灣大學
科系 藝術史研究所

巴米揚之窟 外五首

特優

參選組別
學生組
創作時間
2010
參選項目
新詩
作品欣賞
開啟作品檔案(另開視窗)

創作理念

我試圖要在創作中改變視角,或是改變觀看方法,讓讀者也能產生新的觀看趣味,引發更多元的經驗感受。〈巴米揚之窟〉為紀念在宗教衝突中被犧牲毀滅的世界遺產巴米揚大佛而作。〈幾望〉、〈詩人〉、〈墨葡萄〉、〈落雨〉、〈手套〉則是屬於觀察世界的靈光小詩。

評審感言

須文蔚

作者能夠以一個系列的小詩,以微物與想像反覆探詢觀看世界的另一種方法,篇幅雖小,卻舉重若輕,哲理飽滿,讀來令人感動。無論是把詩人描述成在夜空中翱翔的巨翅,通過城市中貧瘠的呼吸,形容「夢是如此壯闊豐盛的黑」,把莊子的壯闊帶進了超現實的陰鬱;或如〈墨葡萄〉一詩,寫採葡萄與釀酒人踩踏,時間老去,在汙黑與腐爛的邊緣能釀出「禁忌的果酒香」,在這麼小的結構中,成住壞空的微言大義都說出來,讓人驚喜。至於第一首詩〈巴米揚之窟〉寫的是阿富汗巴米揚(Bamiyan)石窟,2001年兩尊已超過一千五百年歷史的大佛遭到塔里班政權的毒手,火藥摧毀了佛教藝術中的瑰寶,詩人用「剝落剝落密…..」的諧音,唸起《心經》「般若般若密……」,憑悼之餘,也重新認識心靈的頑固與真實的虛妄,結尾「甜美的夢與真實的哀愁\都被時間 靜靜淋濕」,頗有禪意,但是這首詩沒有透過更清楚的敘述,把宗教衝突下巴米揚大佛的犧牲與毀滅道出,反而拖累了整組作品的表現與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