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施翠峰 榮譽教授| 以藝術豐富生命 施翠峰教授1925 年出生於鹿港,在藝術和文學方面均有多元化的表現,一生兼具畫家、作家、民俗學家、藝術人類學學者等多重身份。藉由海內外的講學、田野調查、參與論壇發表論文等增廣見聞,並吸納各種提昇藝術美感的能量。對於臺灣鄉土有著與生俱來的使命感,願意用一生的時間為臺灣文化付出,涉獵範圍甚廣,在日、韓、馬學術界備受敬重。著作等身,包括藝術理論、民俗學、文化人類學、文學報導等計46 本(不含譯作及劇本),個人畫冊7 本。曾任教於師大、文化大學、臺藝大及日本高崎藝大,教育無數英才。 曾獲國立歷史博物館頒發「臺灣美術貢獻40 年獎章」、中國文藝協會頒發「第一屆文藝獎章」以及臺北 西區扶輪社頒發之「文藝獎章」。 得獎感言 此次能夠獲得「藝術教育終身成就獎」本人感到非常驚喜與感激。雖然從事藝術教育工作不是為了得獎,但獲獎絕對是對教育人員最大的鼓勵。教學工作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在教育的領域裡,學生與時空環境是多變的,身為教師除了豐富的學養與教學技巧之外,需要寬大的心胸;老師的工作不僅於學問的傳授,必須要有旺盛的好奇心,對所教授的學問進行研究,將結果與學生分享,古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為師者最佳的寫照,教學時也不忘幽默一下,在嚴肅的教學氣氛中,提振學生的注意力。 今日的成就,應該歸功於養育我的父母及當年服務單位同仁們的諸多協助,最後由衷、誠摯的感謝所有評審給我的肯定和獎勵。謝謝各位,也祝福大家! 具體事跡摘要 1.任教師大、臺藝大、文化大學、臺北大學五十餘載,推動美術教育與文化人類學研究,創立華岡博物館並擔任第一任館長,現為臺藝大榮譽教授。 2.教學之餘投入研究,身教重於言教,寒暑假帶領學生深入臺灣原住民地區與南洋各島、中國等地進行田調,給予學生豐富的調查經驗與嚴謹的研究態度。 3.一生致力於臺灣美術、民間藝術之研究。著作等身,包括藝術類專書,文化藝術人類研究與小說創作、文學翻譯、電視劇本等,樂於與學生分享成果。 4.熱衷推動繪畫創作,經常與海外藝術家進行交流,並成立「臺灣水彩畫協會」、「純美畫會」、「光陽畫會」等畫會。 5.關懷臺灣鄉土撰文報導鄉土之美,著有「風土與生活」、「思古幽情集」等書,積極投入民俗與民間藝術的研究與調查,搶救彰化孔廟古蹟免於被拆遷的危機,催生民族藝師之選拔,獎勵民間出色匠師。 6.應美國國務院之邀,赴美考察藝術文化現況,並以「貴賓」身分赴印第安族保留區進行田野調查及考察美國五大博物館,返國後由文化大學出版「縱橫美國尋幽情」。 7.四度應邀赴日、韓參加亞洲國際民俗學會議,發表論文「民間藝術的現代機能」、「臺灣原住民的巫術與道具」、「略論漢民族崇拜祖先的觀念」。常赴海外講學擔任客座教授,包括馬來西亞藝術學院、日本岐阜齒科大學,曾兩度赴日任教高崎藝術大學。 8.應邀舉辦七次個展,多次將多年珍藏的銅鏡、玻璃器、琉璃珠、書畫、佛像等收藏品提供官方機構展出,並供畫作與收藏品提供民眾欣賞。 9.探尋臺灣原始藝術發揚其價值,著有「臺灣原始宗教與神話」、「臺灣原住民身體裝飾與服飾」、「臺灣原始藝術研究」等,捐贈清代阿美族獨木舟予順益博物館 ; 史前巨石文物 20 件,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