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奧秘

楷書

楷書又稱「正書」、「真書」。是指端整的字體,它是由隸書漸漸演化而成的正規字體,它沒有隸書挑起的波磔,形體較為方正。開始萌芽於漢末,盛行於魏晉南北朝,唐代時最為鼎盛,這種字體一直通行到現在,在學習書法時經常成為基礎練習的開始,因為它的形體最為熟悉,而且一筆一劃練習端整之後,以後再學其他字體時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人曾將唐楷及魏碑分成兩大體系,主要是其間風格有著很大的不同,唐楷象徵了楷書在文字發展上的成熟階段,因此結構謹嚴,用筆也較重視一定的法度,這種特徵與魏碑自由變化的風格差異是顯而易見的。由於諸多唐碑中的書寫規律較易領受,因此初學楷書的人常先習得唐楷的法度之後,再次轉攻魏碑變化多端的樣貌,使楷書能達到平正而不板滯,變化又能統一的高妙境界。以下提供三家唐人楷書教材供學習者參考﹕

歐陽詢的楷書﹕

歐陽詢的楷書帖經常被初學者所選用,如「九成宮醴泉銘」、「溫彥博碑」、「皇甫誕碑」、「化度寺碑」等。其原因是他的書體端正嚴謹,用筆單純簡練,熟悉其書體能作為進階其他書體的基礎。而練習書法藝術,先從平正入手,也是正確的態度。在實際練習時注意下筆常使用側鋒,可直接下筆,以得方折勁健的效果,勿筆筆逆入而書,避免刻板呆滯,另外仔細觀察結歐陽詢的楷書體造形上的細微變化更是重要的學習歷程,「左小右大」、「上小下大」、「左低右高」等造形特徵都潛藏在每一個範字中,細細體察並實踐出來,以作為練習其他書體時的重要參照。〈書家範寫: 李郁周

VCR 影片欣賞

褚遂良的楷書﹕

褚遂良書體的最重要特色是嚴謹的結構中富含流暢多變化的筆意,如逆入的起筆與帶有波動的長畫,產生了風姿綽約的風格,褚遂良的楷書這種風格可謂兼具了楷書的典正之美與行書的流暢之美。為了強化此種筆斷意連的高妙技巧,可同時兼習行書,必能熟後生巧,以收事半功倍的效果。〈書家範寫:黃智陽

VCR 影片欣賞

顏真卿的楷書:

顏真卿的楷書,具備了渾厚飽滿的風格特色,因此用筆較歐陽詢、褚遂良等肥厚許多。為了使豐厚的意趣更為彰顯,起筆逆入,使用圓筆的方式頗多,收筆也常重壓回收,以相呼應而結體常採弧線向勢,使造形更有寬厚的體態。但若一味使用固定之筆法,容易使格調簡易而俗化。起筆應偶用側鋒,直接下筆,以求多變化,顏真卿的楷書「捺」筆亦有腹部缺口與不缺口的差別,才是真正體察顏體的微妙處。另外亦可兼習篆、隸書,可得異曲同工的樂趣。顏書的練習使用筆的技巧得以深刻到筆腹,能矯正用筆太輕滑的弊病。〈書家範寫: 黃智陽

VCR 影片欣賞

魏碑

魏碑大概指公元五百年前後出現在北魏時期的碑版文字,是楷書成熟前的初期書體,大致呈現了樸厚雄渾的美感,因此引起大多楷書學習者的興趣。它的風格結體隨勢變化,用筆也常方折而大膽。因此康有為曾形容它「拙厚中皆有異態」實在是恰到好處,以下介紹三種代表作品供您學習參考之用。

司馬顯姿墓誌銘

在初習魏碑範帖時,〈司馬顯姿墓誌銘〉是頗為恰當的教材,其原因是鐫刻精良,墨拓清楚,司馬顯姿墓誌銘充分展現了原作者筆寫時的意趣。用筆方切露鋒,行筆直截了當,折角方峻,結體茂密,可充分展現魏碑方剛之美。在習得樸茂方剛的技巧之後,再次臨習其相同式相異之處,必得融會貫通的樂趣。〈書家範寫: 李蕭錕

VCR 影片欣賞

張猛龍碑

原碑因尊揚儒教,置於山東曲阜孔廟,成為北碑中的名品。張猛龍碑的練習,能突破唐碑,過於嚴謹整飾的意味,使楷書創作體會到「奇正相生」的意趣。用筆須方圓並進,有方切的下筆,亦有逆入的方式,並常造成左重右輕的造形,增加了橫畫的樸拙美感。 清代楊守敬曾形容張猛龍碑張猛龍碑「清灑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因此,在臨習時須儘量體察結字之多樣變化,或端整嚴峻,或險絕異常都暗藏其間。並可與歐體字互相比對,當容易觀察其特色來。〈書家範寫: 李蕭錕

VCR 影片欣賞

鄭羲下碑

鄭羲下碑,亦即鄭文公下碑,為鄭文公次子鄭道昭所書,原刻在山東掖縣雲峰山之東寒洞山,為摩崖書,因此字勢雄渾圓厚,為北碑教材中,圓筆練習的經典作品。為表現摩崖書法的寬展渾厚,練習時宜大宜小,用筆多用逆入方式,類似篆、隸筆法,因此亦可同時兼習篆隸,以體察其中鋒沉著圓勁的意味鄭羲下碑。結體常隨勢應變,須有大小長扁之虛實差異,才能避免因用筆的統一,而致使整體呆板缺乏情致。方筆側鋒之練習由司馬顯姿墓誌銘中感受,而圓筆中鋒的意趣從鄭羲下碑中體會深刻熟練之後,再去臨習其他之北碑名品,則能得心應手,漸入佳境。〈書家範寫: 李蕭錕

VCR 影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