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奧秘

篆書

廣義的篆書定義而言,包括甲骨文及金文。狹義而言,指小篆及大篆。小篆是指秦統一以後的書體;大篆是指秦以前的篆書。小篆結體較為對稱統一,有一股均衡之美,大篆變化較多,結構大小錯落自由多變。 篆書的習寫可體會古文字典正淳厚的特殊意趣,並了解字形演化的源流。

一般來說,篆書重視淳厚,因此下筆皆以逆入為主,結體亦以平正為宗。熟習篆書之後對於隸書的練習有直接的助益,也可矯正若干書體軟滑柔靡的習慣。為使篆書的學習有明顯的進階,可先選擇嚴謹平正的法帖,如楊沂孫、吳大澂等清代的篆書家法帖,進而可習寫吳昌碩、趙之謙、徐三庚等變化較多的法帖,最後面對諸多金石文字資料,則心中有所依歸,那下筆必然篤定有神。

楊沂孫的篆書

楊沂孫(1812~1881)是清代晚期著名書家,篆書平正典雅,能會通大、小二篆筆法,成為學篆者最佳學習典範。習其篆書注意用筆以中鋒為主,筆筆逆入,使線條含蓄遒澀,接筆處不露圭角楊沂孫的篆書,曲線婉轉流通,間架平勻,圓中有方,方中有圓,充份體現端整之美。楊沂孫的篆書方法,用筆沉著,深刻體會中鋒的執筆角度,因間架結構的平均,使造型對稱的能力增強,漸次臨寫其他多樣變化的篆書教材時,成為重要的基礎。〈書家範寫: 杜忠誥

VCR 影片欣賞

吳昌碩的篆書

吳昌碩(1844~1927)是清末民初的重要書家、畫家、篆刻家、創渾樸一路,書、畫、印、藝皆能互為感通,熔為一爐。知其書法成就絕非由書技養成而已。舉凡其他人文素養都是成為它書法成就的重要因素,是後來學習者不可不知的重要課題。他的篆書初學楊沂孫,待精熟嚴謹平正之法度之後,又專習石鼓文,使用筆更為活潑,透發行草書流暢的筆致,如逆入方向自由吳昌碩的篆書多變,出鋒或駐、或利,皆自在自適,絕不固守成法,運筆方向時而中鋒,時賴側鋒,落筆飽滿圓渾,卻綿裏裹針,勁健暗藏於內。結體常採左低右高方式,得傾側之動感,成為個人之獨特風格,影響後學至深且鉅。〈書家範寫: 黃智陽

VCR 影片欣賞

金文

金文教材,是泛指諸多優秀的商周鐘鼎文字,這類文字資料,由於風格的不定形式,而經常有不同於小篆寫法的自由聯想空間。小篆作品的習寫,能得到結體勻稱的基礎,而金文教材的臨寫,又可增加篆書發揮的多樣面貌。用筆可有提按頓挫的變化,金文結體更能因勢利導,產生大小不同的落差,而綜觀全局,則能有虛實相應的變化之妙其較之小篆,更能讓人自由揮灑。唯因金文字形不易熟記,有興趣者,宜能兼習「說文解字」,猶須多寫、多背,才能漸入佳境。〈書家範寫: 杜忠誥

VCR 影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