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舞蹈的起源和形式的演變,從宮廷舞、歌劇芭蕾、劇情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乃至現代舞,所以廣義說來,西方舞蹈包含了芭蕾舞和現代舞。就現代舞而言,就有許多不同的派別和風格,例如:瑪莎•格蘭姆、荷西•李蒙、模斯•康寧漢、保羅•泰勒……等。
舞蹈語彙是具有國際性的,常融合各民族風格於其中,而舞蹈演出也包含音樂、服裝、燈光、舞台設計或美學、文學等,因此,舞蹈藝術可說是一種綜合性藝術。
教學目標:
回歸自我身體的開發,讓每個人都能發展自己的特質,體驗肢體動作,認識自己的身體,藉舞蹈來抒發感情,以達到身心的舒展。
課程內容:
一、地板動作(20分鐘)
在課程開始,讓所有人躺於地板,讓肢體沒有地心引力的包袱,以動作練習配合節奏帶動學生,活動肢體、舒展肌肉和關節,幫助學生開放身體,以達到暖身的效果。
二、中心動作(30分鐘)
將從頭部、頸部、肩膀、手肘、手腕、上胸、臀部、腿部、膝蓋等身體關節,讓學生任致身體的各部位。並由單一部位的練習延伸至兩各部位的同時練習,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訓練學生的協調性、敏捷性及節奏性。
三、流動動作(30分鐘)
以走、滾、跑、跳為基本元素,讓學生體會動力與精力的不同。
1.流動:分「自由」和「控制」兩種不同的精力。
2.時間:分長「延展」和短「突發」兩種,也就是一個動作用不同的節奏來表現,或以快、慢不同的時間來達成,將會產生不同的趣味性。
3.空間:分「單一目標」和「多重目標」兩種不同的方向。
4.重量:分「輕」和「重」兩種不同的感受。
四、分組表演(10分鐘)
讓學生以所學的肢體動作或自創的動作分組表演,以發揮個人肢體特質,並建立欣賞及分享的觀念,以促進對彼此的了解和關心。
目 的:
訓練學生學習的觀察力,開發肢體潛能,認識身體的特性,及對動作的敏捷性,以期達成開發個人特質和發展人際互動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