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創造性舞蹈的定義
要定義創造性舞蹈,是比較困難的,但誠如羅梭所指,它不是給一個主題自由發揮,也不是一般帶動唱的教學模式,因為創造還意味著某種知識的運用,牽涉到個人選擇.篩刪及重整的能力。
二.
創性舞蹈的探索要素
(一)身體(Body):
身體分為身體部位(Body
parts)及肢體動作(Body
movement)。可運用的身體部位有頭(眼.耳.鼻.口等).軀幹(胸.腰.臀).四肢(肩.肘.腕.手指.手心.手背.大腿.膝.踝.腳.腳尖.腳跟.腳趾)。舞蹈需要透過人的身體媒介來表達,身體造型.身體動作.不同身體部位的使用都可成為探索的重點。
(二)時間(Time):
拉邦最早提及的時間要素,主要強調動作的斷續性與延續性(Sudden&Sustained),而在之後由學者與教師不斷地推展下,增加了不同的探索重點,其中包括:
•節奏(Rhythm):拍子.重拍.節奏模式…。
•速度(Tempo):快.慢等…。
•時間性(Timeing):長.短等…。
(三)空間(Space):
身體占據空間,不同的身體動作會表現出不同的視覺印象。
•形狀(Shape):肢體在空間中的造型…。
•層次(Level):高.中.低…。
•方向(Direction):向前.向後.向上.向下.向對角斜線…。
•尺寸(Size):大.小…。
•位置(Place):原地.穿越空間…。
•焦點(Focus):目光的方向…。
•軌跡(Pathway):曲.直.閃電形.對稱.不對稱…。
在空間的組成元素中,「形狀」在舞蹈課程中是最被普遍運用的。我們可以用身體來寫字,字體豊富的造型提供個人.分組或團體進行不同的「形狀」組合;此外,「層次」中的高.中.低在視覺上具有空間均衡.飽滿的美學功能,而在肢體上自然會運用不同的身體造型來完成這種視覺效果。
(四)勁力(Effort):
勁力是力道(Weight).時間(Time).空間(Space)的組合,主要在探索在動作方面「質」的表達。
•力道(Weight):輕.重.均衡…。
•力度(Strength):緊.鬆…。
•力流(Flow):自由流暢(Free
flow).受阻不暢(Bound
flow)
•動力(Dynamic):瞬間.漸進…。
「質」的表現需要由個體本身去感受,較難用言語形容。通常教師會運用語言和意象引導學生做出強弱.輕重力量.勁力變化的探索.或運用想像力做中斷.重擊.輕彈等不同力量強度的練習。
(五)關係(Relationship):
關係強調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間的交互性,即群體關係;或者是不同舞蹈元素間,如力量與時間.空間與時間的相互關係。由元素間的相互運用,或群體的相互關係,可以讓課程更加樂趣化.生動化。在教學時可運用小組的形式或運用道具做出不同的教學形式,從動作探索中引發相關經驗與聯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