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樂舞欣賞

跳到主要內容

鄒族分為南北兩群,北鄒族居住在阿里山山脈一帶,故又稱阿里山鄒族,其社會結構以大社為中心,大社的男子會所是部落整體的象徵。

概述


鄒族分為南北兩群,其中北鄒(Tsou)係指居住在阿里山山脈一帶及其西南部、自稱為(Tsou,「人」之意)的原住民族,故又稱為阿里山鄒族,現有人口不及六千人。北鄒族人傳統的生活領域以阿里山山區、曾文溪流域與濁水溪流域上游為中心,東、南、北部都與布農族人的領域接壤,南方尚有魯凱族為鄰。北鄒族人傳統社會結構以包含幾個小社的大社(hosa)為中心,三個大社為達邦社(Tapang)、特富野(Tufuya)、與魯富都(Lufutu);前兩者納入現在的阿里山鄉。大社是北鄒族人的軍事、政治、經濟、與宗教祭儀的中心。大社的男子會所(kuba)更成為部落整體的象徵。在部落,氏族的階序地位與聯盟關係、長老、精通儀式的專家、具有個人戰功與口才等要件決定了哪些人可以進入的統治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