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兒〉與〈由我虛構的故事〉這兩篇在最後決審階段,引起評審委員們極激烈之討論。兩篇皆令人驚豔且對下一輪年輕創作者所可能開展之格局充滿期待。委員們在最後有一共識:這兩篇是完全無法分出高下,是兩種不同典型之創作人格、配備、與天才。
〈由我虛構的故事〉之作者,天才洋溢,以詞條式任意聯想離題之敘事漫漶,卻在每一單元高反差的不同段落,展示他音域極寬廣之素描能力,幾乎每一不同場域之戲劇性(或偽戲劇性)皆被毫不費力拉高到一閃亮發光,具感染性的妙境。且整個小說結尾,竟可以拉出一令人 愕之故事迴彎,以虛構吞噬通篇細節編織之「仿真」。算是已多年不見的,極具水準之後設傑作。
〈剖兒〉則古典嚴謹,以不可思議之機械理性與照相寫實手法,精準細膩描述--「屍體」(一個不在場的「存在」,一個死亡的證物)。這種可能從「CSI」、「整形春秋」、「醫院風雲」借來之禽鳥瞳孔般冷酷的新世代運鏡能力,背後卻極節制以一父親凝視亡兒「被剖,被拆開,被肢解」的難以承受之哀慟,緩緩滲流出「愛的失能」、「無能實踐愛」這一現代社會極深層之哀戚。委員們多對此篇赤裸直視摯愛之人屍身被解剖之死亡書寫,感到疑慮,但亦在討論時,認同此篇小說創造之藝術感受近乎無懈可擊。類乎川端《睡美人》以無聲獨幕劇的屍身招魂獨白,文字、運鏡、內蘊情感皆成熟讓人驚嘆。
最後投票由〈剖兒〉獲首獎。〈由我虛構的故事〉獲貳獎。實因本次文學獎之規則無雙首獎之設計。
另外,〈裡外受困〉以細微索索之敘述,如不斷累聚的陰影望下望,浮現一左支右絀於家族暗影中所有成員之怨憎、控制、不信任、傷害的困境之網。讓人想起韓少功之〈女女女〉、〈爸爸爸〉。
〈體味餐廳〉則實體感極強地以網咖之叢林(虛境與實境)、狐臭的意象翻湧,大量新世代邊緣青少年之漫遊現場、細節、豐饒生動之青春廢話浪言,張開一幅已被城市巨獸吞沒進華麗黏液腹中的新版「風櫃來的人」。多位委員對小說中幾度闖進畫面,那母親突梯荒誕的形象,歡喜不已。
〈角落〉一篇,以一間餐廳之廚房後景,幾組人物不同之身世、執念、愛慾、無奈,看似走花燈,其實人世浮生之深邃與溫柔事故。如宮本輝寫大阪道頓崛川旁之底層小人物。煙火油哈味,無文藝腔,閑淡走筆,將暫停於一時光切面裡這群人臉上的暗影,讓人無言以對之生命謬境,表現得亦極不俗。
以上三篇,分獲佳作。私心以為,這幾篇皆有實力在其它重大文學獎項奪魁。另外,包括〈亂〉、〈瑞典皇家科學院〉都是不同委員心中秀異之作,惜因名額有限,終在遊說失敗後忍痛割愛。只能說,本次此項文藝獎參賽作品之水準之高,讓人驚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