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評審工作又完成了,作為古典詩界最受矚目的文學獎,每一位評審委員都十分慎重,評審的結果是首獎及二、三獎從缺,只錄取佳作三名。
由於受到參賽資格必須是現職教師的限制,今年收到的作品僅有十件,十件的品質都不甚高,相當令人遺憾。不過,主辦單位表示,明年已經把參賽資格放寬了,凡是獲有教師證書者,即使目前尚未進入學校任教,皆可參加。寄望來年有更好的表現。
今年的十件作品中,得到佳作的三名,依次是《存真集》、《兒語集》、《無邪堂詩存》。《存真集》和《兒語集》雖然表現中等,但沒有多大缺陷,五位委員都無異議認可給予佳作。
古典詩的源頭出自《詩經》,自古都以「詩言志」為寫作方針,「志」就是作者的自心。因此,從漢魏五言詩以來,歷經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古近體詩的主流,都在書寫作者自身所經、所歷、所見、所觸的人事與物情,讀者也通過詩句,去欣賞作者的性靈之美。這次取為佳作的另外兩個詩集﹣《存真集》、《兒語集》,大體上能符合這個需求。
《存真集》裡寫他的工作,寫他養的魚,寫他的小兒子,寫他的朋友,寫他所到過的龍山寺,寫他所讀的《西遊記》,寫電視裡看到的棒球,題材的選擇很具吸引力。可惜筆力還嫌不足,雖然句子大體通暢清秀,但是並不全部如此,像〈都會遊俠〉和〈王健民〉都太俗氣,尤其是〈鹿港龍山寺〉,寫了四十六句,不但描寫毫無次序,又沒有興感,句子也粗俗無味。七言長詩作法很明確,不論是採取七言古體或七言轉韻體的體裁,都要從自身出發,去寫自身的動作,外物只是資以為借力的東西,像這首詩的表現,可以說作者完全不知道七言長詩的作法。至於詠《西遊記》人物那兩首,也墮於惡趣。名次揭曉之後,才知道作者原來是近年常常獲獎的詩壇新秀,努力再上層樓吧!《兒語集》的優點,是寫家庭生活很真摯,筆調也生動活潑,如〈教子習字〉之類,很真切,也很有趣。缺點是所有的詩都輕飄飄的,讀者看到有趣的地方,也是一眼就過去了,感動很淺,沒有讓人沈潛涵泳的深韻。建議作者多讀唐宋詩集,去感受古人詩的深味,不必急於求新變。像寫夜市食物之類的現代題材,不是不能寫,很多作詩人都想嘗試,以為這是一條新路,香港的蘇文握老先生就有很好的作品。不過,從《兒語集》的表現看來,仍多陷於俗惡。應是腹中的詩才和學問太少,不能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充分呈露出來吧!
今年的評審工作,終於結束了,期待來年有更多人參賽,也寄望未來的作品集有更好的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