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JAVASCRIPT" CODEPAGE="65001"%> ::::全國學生創意作品線上競賽::::
大專組─表演藝術創意類 作品評語
撰寫人:郭嘉琳 老師

總評:
今年參加「大專表演藝術創意組」的作品總共才十件。一般在形式與內容上都缺乏良好的創意與表達形式,質與量均顯不足,所以經全體評審委員討論後,一致決議首獎從缺。希望藉此鼓勵明年有更多的作品報名參加。

第二名 三位一體
本作品成功地將表演藝術與數位媒體互動技術結合應用,清楚地展現出創作理念,整體呈現已有專業水準,在這次參選的十件作品中輕易地脫穎而出。
然而,參賽者於作品解說裡表示:本作品「企圖打破表演者、樂音以及影像本位各自獨立的觀念,重新建立人、聲音及影像三者為一體的全新關係。」似乎「言未成理」,因為大家知道:在一件成熟的作品中,不同元素原來就應該是一個整體、而非各自獨立。本作品在呈現上,頗為成功地結合表演者、聲音、影像,只是在光影色調與樂音之間的配合,似乎還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第三名 那年 南城舊事
作品在舞蹈與音樂的呈現上都堪稱可圈可點,是為獲獎原因。兩位女性舞者的肢體動作熟練,表達出美感。然而,整部作品看下來,我們只看到單純地舞蹈動作與音樂,而無形式上的改變或者其他材料加入,到後段會顯得乏味,因此本作品在創意上較為不足。對不熟悉「那年」南城文化、生活、舞台「舊事」的觀賞者來說,創作者在作品的形式與內容上,似乎未能傳達其主題「那年 南城舊事」與創作意圖。

佳作 流光
作品採集原住民口簧器的音色,再配合影像利用Max/MSP軟體,改變音波與創造新的音色與音響,作者在數位影音科技上的用心製作值得肯定是為獲得佳作的原因,唯本組的主題是為「表演藝術類」,評審委員建議類似【流光】這類偏重於音樂科技的作品,報名時應在「數位音樂」的類別較符合創作主旨。

佳作 如是我「啊~」
原始構想頗具趣味與創意,因此入選佳作。由於整部作品在本類獎項「表演藝術」方面顯得薄弱,是無法入選前三名的理由。

佳作 藍天少年
學生們用心投入拍攝,值得肯定。但內容呈現較缺乏創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