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館長序
詩人惠特曼曾說:「沒有偉大的讀者,便沒有偉大的詩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再多的努力、再好的創作,如果缺少了表現的場合,或沒有被欣賞的管道,則創作者便提不起興趣,慢慢失去創作動機,也因而就不可能產生什麼偉大的作品,或激發完滿的創意。因此為了提升國人的文藝水準,提振整體創意能力,就有必要透過作品發表或獎勵措施,來提供一股持續不斷的動力。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舉辦的目的,在於獎勵海內外藝文人士從事於文學與藝術之創作,讓青年學生或社會大眾擁有定期性的作品發表、心得分享的園地,以及提供藝文界一個相互觀摩的絕佳機會。教育部於民國七十年起舉辦此一活動,二十三年來受到海內外人士的重視;它已成為國內文藝獎項中歷史最悠久,官方主辦層級最高的文藝創作獎項。
本獎在教育部指導之下,多年來由本館負責承辦工作。本於求新求變的精神,本年度之徵件類別由去年的七項,擴增至本(九十二)年度的傳統戲劇劇本、現代戲劇劇本、短篇小說、散文、新詩、古典詩詞、室內樂曲、合唱或重唱曲、獨奏或獨唱曲等九項,並且修正了以往部分獎項僅能每隔兩年舉辦一次的缺點。另本年度徵件作業要點及評審方式等,亦在教育部的指導下做了部分修正,使得相關流程更為順暢、程序嚴謹。
本年度總計參賽人數達五百八十三人,得獎作品五十三件,得獎人五十四人。能在這樣眾多參賽作品及嚴格評審中脫穎而出,誠屬不易,遑論作品題材又兼顧傳統與創新,確實為藝文界注入新血、締造新猶。值得一提的是,本年度各獎項之參賽情形日漸均佈,往年有許多獎項從缺之情形已不復見,此多少亦能反映出社會多元發展的傾向,也是一項值得肯定的結果。
本年度的得獎作品,除了依往例在十二月二十六日假本館演藝廳舉辦頒獎典禮外,另亦於十二月十二日起在本館戶外廣場安排了靜態及動態發表會活動,以延伸本獎意義及得獎者之榮譽。值此頒獎典禮即將舉辦之時,本人謹代表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對於教育部諸位長官的耐心指導、各初、複審委員認真的評審,以及所有參賽者的熱忱參與,本人在此表示由衷的敬意與謝忱。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館長陳篤正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