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的話
  本屆共有1024件合格作品參選,經評審委員審閱作品、討論和投票,選出119件作品進入第二階段複審;再經過同樣公正、專業的評審程序,最後選出33件得獎作品。評審重點包括主題內容、創意風格、技巧及結構修辭等,也考量各組適齡的特質與標準。
  就主題內容而言,參選作品題材包羅萬象:反映家庭、學校的生活經驗,取材自台灣傳統文化或西方經典童話,關懷弱勢族群或生態環境,和純粹奇幻想像。無論是寫實或虛構,當創作者選擇自己真正關心、感興趣的題材,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意融入作品中,作品才有獨特性和動人的力量。如果只是選擇「正確或流行」的主題,採取刻板化和公式化的表現方式,交功課似的完成「標準答案」,就失去藝術創作最寶貴的原創價值。
  就創意而言,國小低、中年級組表現最佳。作品多有不落俗套的新意,即使常見的議題,卻呈現新鮮的眼光和角度,使人印象深刻。許多作品的圖像充滿活力和想像力,雖然文字的詞彙和修辭因年齡而可能有所不足,但只要能清楚表達真摯的情感與想法,仍得到評審的讚賞。有些作品明顯可見成人過度介入的痕跡,實為遺憾。分齡比賽的用意是讓小孩適齡適性的體驗屬於自己的創作過程,學習和接受指導是好的,但創作的主體及作品完成的樣貌應屬於創作者本人。在藝術教育的啟蒙階段,但願關心小孩的成人尊重並珍惜小孩的創作經驗。
  就技巧及結構修辭而言,評審對於高中組(含)以上的文字表現有較嚴格的要求。圖畫書的文字不只是交待情節,而應有文學的品質。有些作品文字優美流暢,還能注意文字在畫面上的位置,使文圖整體感更佳。有些作品有不錯的故事構想,但文字太粗糙或甚至有錯別字而被淘汰。大專組諸多作品的美術技巧已達專業水平,建議加強思考與觀點,用文學和藝術的技巧將題材轉化為具有想像力的畫面,以深入淺出的手法避免過於艱澀或膚淺,保持與讀者溝通的傳達性。
  這項比賽的目的是啟發學習藝術的興趣和豐富藝術涵養與想像力,祝福所有參賽者在興趣與想像力的陪伴下,成為有原創精神的藝術愛好與創作者。